不知道這幾幕是否在你的生活中出現(xiàn)過,
冬天里的下班,家里的沙發(fā)就像一座山,堆積著外套,包包。
每次洗完衣服,都要提著一桶重重的衣服穿個幾乎一整個家
有客人來家里,都不得不提前一天把房間給收拾好,免得被看到邋遢的房間。
......
對此,
并不難想象到
你家的客廳是否就在門口旁邊?
你家的洗衣間是否離陽臺很遠?
你家的公用洗手間是否在臥室之間?
.....
但其實所有這些生活的瑣事,
都是因為當初裝修房子時的動線設計不合理啊。
這里將提供幾種方法,幫助大家來除掉這些生活上的瑣事
A
先了解動區(qū)與靜區(qū)。
動區(qū):活動較頻繁的區(qū)域,家里的“公共場所”。如:客廳、餐廳、廚房、衛(wèi)生間。
靜區(qū):休息、安靜的區(qū)域,隱私密集地。如:臥室、書房。
顧名思義,動與靜應該是有一個分離的。不然,活動之間就會受到影響。誰也不想在睡覺的時候,旁邊有人在蹦迪吧。
B
什么是動線?
動線是人們完成某一系列動作而走的路線。
舉個例子,吃飯時從客廳走到餐廳。
又比如逛商場時,所走的每一步。
都屬于動線。
線在家居中,
可以分為三種:
居住動線——家人日常起居的動線。
家務動線——做家務的路線。
訪客動線——客人來訪在家的路線。
雖然三種動線都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功能,
但良好的動線都有一個原則——“懶”
C
“懶”是最好的設計。
因為它最大的方便了業(yè)主,讓業(yè)主可以把更多精力的放在享受上。
那么要怎么樣去實現(xiàn)它。
一、訪客動線
既然家來客人了,那少不了的是好吃好喝好招待。
但只要是客人活動的地方,或多或少都會產(chǎn)生生活垃圾,事后都要打掃一遍。
而且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活,比如抹桌子,掃地,拖地。
別說了,光聽就覺得累了。
因此,根據(jù)“懶”的原則。
我們就盡可能的縮小客人的活動范圍——即“訪客動線”。
當然不是讓你讓客人只坐在一個凳子上。
只是減少不必要的
我們知道,訪客動線主要涉及的領域是客廳、餐廳、洗手間。
即先前提到的動區(qū)。
因此,要實現(xiàn)訪客動線上的“懶”,
就要做到:動區(qū)與靜區(qū)的完美分離。
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將公共衛(wèi)生間設置在臥室和客廳過渡的地方。
這樣做三個好處:
1、可以縮小我們打掃的地方;
2、在我們待客的時候,還能避免影響家人的休息。(特別是喜歡約朋友來家開黑打電玩的人。)
3、避免客人看見自己的房間。(即便很整齊,也不希望有人看見。)
二、家務路線
最累的一條動線。
因為它包含了兩條動線:打掃動線和做飯動線。
不要看打掃就兩個字的事情,但里面的可是極大的世界體系——掃地、拖地、擦桌子、洗衣服......同理做飯則是另外一個極大的世界體系。
由此,我們可以得知,家務動線主要涉及的領域——整個家。
根據(jù)“懶”的原則。
我們就要最大可能的優(yōu)化家務線路——即“家務線路”。
由于“家務路線”有兩種,所以就要分開來處理。
1、打掃路線。
沒有人會希望不斷地重復做同一件事情,尤其是打掃的時候。(或許只有母親愿意)
最常見的例子——拖地掃地
我們需要:
至少11個步驟。
此外,當我們要完成一次晾衣服。我們的路線是洗衣房——陽臺。我們就要拿著一桶衣服走過“洗衣房——陽臺”這段距離,當這段距離越遠時,我們就會越累。
因此在對“打掃路線”的優(yōu)化上。
最典型的方法就是縮短“縮短打掃路線”——將家務動線設計的【頻繁】區(qū)域集中。
比如,將洗衣機放在陽臺,清潔工具的節(jié)點(如拖桶、垃圾桶,但由于打掃的種類過于繁瑣,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。)
這么做的好處就是:
(1)、做家務起來省力省心
(2)、不用去擔心看電視的時候會被打擾。
2、廚房路線。
為什么有的人做一頓飯要十多分鐘,而有的人一個小時都搞不定。這不僅僅與熟練度有關,還可能是廚房路線設計有問題。
做過飯的都知道,一頓飯下來少不了洗菜、切菜、淘米、炒菜等等等等,有時人多了步驟更多。
可做飯不外呼就這些步驟,又怎么去優(yōu)化呢?
富士康聽過吧。
除了出廠iPhone,
最著名的就是它龐大高效的流水線。
由此我們再回想一下,
一般的廚房烹飪都是有一個基本順序的。
(1)、從冰箱里拿出食材。(冰箱)
(2)、在水槽清洗。(水槽)
(3)、處理食材。(加工臺)
(4)、放到鍋中烹調(diào)。(灶臺)
(5)、起鍋在旁邊備餐(平臺)
呀,這不就是流水線嗎?
因此,在一個烹飪過程中要想“懶”,就要從基本開始。
最典型的方法:一字型廚房(流水線)
可做飯的步驟繁多且重復,一字型跨度長。
隨著我們需要往返的次數(shù)就增多,做起飯來就越累。
由此,就延伸出了幾種更“懶”的方法。
U型:操作路線短,操作效率高,在早期戶型中較為常見。多為長方形廚房,門和窗相對望類型。洗、切、炒(右手習慣)可以輕松實現(xiàn)三角工作區(qū),大大降低操作流線。
島型:門洞開后在廚房一角,較 U 型多出儲藏區(qū),充分利用空間;
G型:國內(nèi)可實現(xiàn)的難度較高,特點為洗切炒其中部分或全部功能形成為導狀??梢詽M足多人協(xié)作,但不會影響到對方。可以利用中島推車(帶鎖定)、吧臺實現(xiàn);
三、居家路線
如果訪客路線無法縮短,家務路線無法優(yōu)化,
沒關系,大不了少請客人或者不請客人,大不了少做家務或者不做家務。
但是如果說居家路線都不去改善,
那么,
你真的活得挺累的。
居家路線,
可以說是最頻繁的一條路線。
涉及到家庭成員中每個人的生活居住習慣,以及起居活動等。
比如說女生的早上起床一系列動作:起床——衛(wèi)生間洗漱——(窗前護膚)衣柜穿衣——(化妝臺選飾品)——(早飯)穿鞋——出門。
可我之所以說累,
不是因為起床要做這么多的事,
而是在動線混亂的情況下,
要完成這些活動,不僅僅是累,而且還耗費時間。
(難道這就是上班遲到的原因?)
因此,要想在居家中變得“懶”一點。
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:
1、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,包括家庭成員中的每個人。我們了解的越多,越早,家庭的矛盾就會越少,相處起來就越融洽。(正如我在xxxx提到的,別人的風格和自己沒有關系)
2、從裝修前就把自己想的“懶一點”。別想著今后可以將就,人總有心情不好的一天。
3、在前兩點的前提下,切記居家動線少重復。
有人把生活當成一次馬拉松,
有人把生活當成一盒巧克力。
而這其中的心態(tài),就在于你怎么去做出選擇
微信公眾號
CopyRight ? 2019 陜西花千樹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陜ICP備19018065號 技術支持/名遠科技